日本媒体:符号大于实质的政治叙事

2024-12-14

象征胜于实质?日本媒体在塑造政治中的作用

日本,一个以其文化微妙和政治稳定而著称的国家,似乎与西方运作在一个不同的层面。但礼貌和传统的表象之下,存在着复杂的媒体环境,深刻地塑造了政治叙事,有时更注重象征意义而非实质内容。

日本媒体,尤其是电视媒体,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新闻节目以其简洁性和呈现经过消毒的“令人感到愉悦”的故事为特点,常常回避有争议的话题或提供深入分析。这种倾向于表面的报道方式可以创造一种政治和谐的印象,掩盖表面下存在的复杂性与辩论。

此外,媒体依赖视觉叙事——尤其是通过精心策划的图像和情感叙述——往往会掩盖具体的政策讨论。政治竞选经常依赖于精心设计的图像和口号,从情感层面上吸引选民,而不是深入探讨详细的政策方案。这种对象征意义的关注会导致对政治问题的肤浅理解,候选人被更多地评判其魅力和外表,而非其平台。

“甘え橋”(amaebashi)现象正是此趋势的体现——直译为“甜桥”。政客们经常进行公开的慈善行为或仁慈举动,这些行为经过精心策划,供媒体消费,最终是一种表演性的姿态,而不是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尝试。这可能导致政治挑战的现实与媒体呈现的理想化形象之间出现脱节。

然而,必须承认日本媒体格局正在演变。在线平台和独立新闻媒体的兴起为其他声音和观点提供了平台,挑战了传统主流广播公司的主导地位。社交媒体允许更直接地与政客互动,并促进更加广泛的公众讨论氛围。

虽然媒体倾向于象征性表达无疑会影响日本人的政治认知,但这并非没有抵消的力量。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以及人们对更深入政治参与的需求,为未来一个物质和象征意义更加平衡共存的时代带来了希望,从而形成更加知情且积极参与的公民群体。

日本媒体象征性表达: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拉扯

日本媒体塑造政治叙事倾向于注重象征意义而非实质内容,这一点在很多真实案例中得以体现。

1. “甘え橋”现象的典型例子:

  • 东京知事选举: 2020年东京知事选举中,一些候选人利用“甘え桥”策略,例如在街头派发零食、举办慈善义演等,通过营造亲民形象来吸引选民。这些行为虽然获得媒体广泛报道,但并不能真正解决东京面临的城市发展难题。

  • 地方自治体领导人: 一些地方自治体领导人会定期组织大型祭典活动,邀请民众参与,并在媒体上展示和谐景象。这种“象征性”政治表演旨在营造当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,掩盖实际存在的问题。

2. 媒体对政治新闻的“消毒处理”:

  • 慰安妇问题: 日本媒体在报道慰安妇问题时,往往采取模糊的用词,回避敏感话题,例如“慰安妇”一词常被替换为“慰问女性”,试图淡化历史真相。这种“消毒”式报道方式导致公众对这一历史问题的认知有限,难以形成共识。

  • 核能政策: 日本政府在处理福岛核灾后重建问题时,媒体往往选择关注灾后重建的乐观进展和民众团结的一面,而回避核电安全隐患和长期的辐射影响等负面信息。这种倾向于“正面新闻”的做法掩盖了核能政策所带来的复杂性和风险性。

3. 政治竞选的符号化运作:

  • 日本议员服饰: 日本政客在公众场合注重着装,往往穿着西装革履,展现出正气和权威形象。这种“象征性”服装选择旨在传递政治信条,而非反映其实际政策内容。
  • 政治口号: 日本政治竞选经常使用简洁易记的口号,例如“改革日本”、“创造未来”,这些口号虽然具有吸引力,但缺乏具体的政策方案和可操作性。

尽管日本媒体存在象征性表达倾向,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:

  • 新兴媒体平台: 博客、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为独立新闻机构和公民的声音提供了发声空间,挑战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。
  • 市民参与: 日本民众越来越关注政治议题,要求更透明、更深入的政治讨论。

未来的日本媒体格局或许会更加多元化,既保留象征性的表达方式,又能注重实质内容的报道,为民众提供更全面、更客观的信息,最终促进更加理性、有效的政治参与。